国外文学

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文学巨匠,生时为国操劳尽忠 

来源:国外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6
每当节日来临时,我们最怀念的就是先辈,可是在几千、几百年前,这些现在被人们缅怀的名人,还生活在泥沼中,不被人善待,不被人理解,很是悲惨,也许令人无法想象。
历史上这两位名人就是这样的,他们是谁呢?为何在自己的年代都以悲惨结局告终呢?

到现在,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海外,都有保存良好的孔庙,孔家子孙遍地开花,孔圣人依然倍受中华儿女尊敬,但是几千年前,这位当事人的待遇还不如自己死后的一尊雕像。
孔子是妾室所生,之前他的父亲已经有9个女儿一个儿子,但是儿子残疾,古时候重男轻女严重,认为女子和残疾的男子都不能继承家产,因此,作为当地有名的勇士,孔父又和年轻的小妾生下了孔子。
孔子出生的第三年,他的父亲就病逝,从此家道中落,但是孔子从小就聪明绝顶,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学有所成,到了20岁,孔子的知识渊博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孔子年轻的时候从仓库管理员做起,不管职位大小,工作繁琐程度,他都认真对待,每件事都做到完美,因此,孔子升迁的速度和他在学术上的研究一样快,到了56岁那年,孔子已经成了鲁国的代理宰相。
当代理宰相的时间并不长,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孔子就将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就表现得很突出,鲁国全国上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也得到洗礼,路不拾遗,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作为一名外交官,孔子更是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迫使齐国归还之前强取豪夺的土地。鲁国在短短3个月里的进步让齐国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开始反击,向鲁国国王赠送许多美女,鲁国国王耽于美色,开始不务正业,并且在很多决策上开始听信奸人的意见,和孔子产生分歧
这个时候的孔子倍感无力,觉得继续待在鲁国已经没有用处了,而他在这段时间发现教育比政治更重要,因此告别鲁国,踏上了教育讲学之旅。

在郑国,有心人故意设下圈套,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人高马大,为了让弟子们尽快找到自己,就站在东门处等待。没多久,城里就传言:东门外站着个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可笑。
子贡听后,知道是有人故意要诋毁自己的师傅,找到孔子后,子贡气愤的将这件事讲给孔子听,孔子哈哈一笑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可见,在郑国,孔子也没有得到善待。
14年间,孔子走遍大江南北,周游列国,举办了无数场讲学,弟子三千。近70岁时,孔子被鲁国请回养老,一心为了鲁国着想的孔子,在这个高龄还依然尽心尽力。
看到齐国的混乱,孔子请求鲁哀公出兵齐国,可是鲁哀公并不理会,季孙也不出兵。这个结果让孔子失望透顶,73岁那年,孔子去世,众弟子当中,只有子贡坚持为他守坟6年。
孔子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悲凉的,他的政治思想被后人赞叹歌颂,可是在当时,他几十年都无法得偿所愿,甚至还被各种暗害欺凌,和他的成就相比确实是不相符。

作为韩国的贵族,韩非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小就接触百家,在那个百家齐放的年代,像韩非那样能够将各家的精华提取学习的并不多。因此,即便韩非是跟随荀卿学习,但是儒家却不是韩非最终的归宿,相反,韩非对于法家的研究更加透彻,成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然而当时的韩国已经积弱成疾,韩王根本无心朝政,七国之中,韩国已经弱小到任人欺压。作为韩国贵族的韩非,非常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盛起来,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屡次向韩王进谏,希望能够通过变法改变韩国的国运,没想到韩王根本不予理会。

读完韩非著作的秦王,认为自己很有必要见上韩非一面,觉得两人面对面的交流应该会有更多火花蹦出,可是没想到旁边的李斯却告诉他,这个韩非是韩国人,暂时是见不到的。
秦王听到韩国就不觉嗤笑,大笔一挥,就下了通牒,要攻打韩国,带走韩非。韩王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慌了,各种赔偿示好都无法阻止秦国攻打韩国,眼见着灭国当头,突然知道秦王是因为爱惜韩非这个人才,才发动这次战争的,这个荒诞的国君竟毫不犹豫的将韩非推出韩国,让他去作为使者觐见秦王。

上一篇:西餐牛排,国内用铁盘装,国外却用瓷盘装,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