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
第一次“遇见”余秋雨是因为一本《文化苦旅》,被他书中的文字深深吸引,他对文化的深沉的感情让读者感动。
在他的笔下,那些古迹仿佛一个年老的老人,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留下了一身的伤痕。他的文字辞藻华丽,又充满了感情,读着读着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文物古迹,仿佛那些画面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余秋雨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很多喜欢读书的人都读过余秋雨的书,并对他赞誉有加。他与贾平凹、毕淑敏、莫言等人一样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也曾在中国的文坛里熠熠生辉过,但是如今余秋雨却慢慢地变得低调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越挫越勇,迎来人生转机
余秋雨生于1946年,他从小喜欢读书和写作,这为他后来成为文坛大家奠定了基础。他的老师曾对他说:坚持写作,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家。老师的话应验了,他从小成绩优秀,热爱文学。
1963年,余秋雨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文学,成为了那个时期少有的天之骄子。1966年,一场灾难袭来,余秋雨的父亲因言论不当被检举关押。父亲被抓捕后,余秋雨家中失去主要收入来源。
最开始的时候,余秋雨的叔父承担起了照顾余秋雨一家的责任,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叔父被有心之人害死。为了保证家中正常生活,余秋雨开始到农场服苦役,生活非常艰苦。
尽管生活困苦,余秋雨从未放弃读书,坚持研究文学,福祸相依,熬过困难时期后,余秋雨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他身上独特的艺术造诣让他成为了文学史上出色的人才,甚至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名利双收、迷失自我
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副院长。
余秋雨早期写过很多有名的文章和书籍,他的书在很长时间里都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他写过著名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更早的时候他还写过《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书籍,这些书籍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不可否认,余秋雨在中国文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丰富了散文的写作方法,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他的名气甚至远播海外,他的书曾经给了很多人精神食粮,为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历史。
因为写作,余秋雨收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名利禄,甚至曾成为了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年纪轻轻的余秋雨名利双收,不仅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和睦,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美丽的妻子,然而出了名的余秋雨,逐渐变得浮躁且高调。
前期的余秋雨凭借自身的文化积淀,辛勤地写作,数十年如一日地沉下心来做学问,因此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写出来了许多著作。慢慢地他有了名气,收获了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在中国的文坛享有一席之地。
成名了的余秋雨却不甘心默默地写作了,他变得贪心了,除了才华,他还想得到名利和财富。为此,他开始到处参加活动,高调地出席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上他高谈阔论,与观众和学者一起探讨高深的学问,十分高调,甚至在一些文学之外的活动上他也总想插上几句话,仿佛自己是各行各业的专家。他的这些举动让很多文人不耻,除此之外,他的文章还渐渐地流露出强烈的自我优越感,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慢慢地,他的身上少了一些学者的气息,取而代之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精英的形象。余秋雨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他却不是一个一心一意做学问的学者。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学问,还有功名利禄,甚至在他的眼中功名利禄远比学问更重要,这与大众眼中学者的形象格格不入。
大众心中学者的形象是什么样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便是学者形象的代表,他不在乎自己的穿着和形象,而是在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追求真理,视金钱名利如粪土,
上一篇:中国网络文学新趋势(文学聚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