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

文学建构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来源:国外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1月16日,“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在广东汕头召开。专家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的现状与未来、融合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旨在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及中国文化自信的确立。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福贵表示,将“文化自信”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并提,对于正确处理地域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湾区发展应走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创新之路,建构起符合人性、民族性和人类性的现代文化。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围绕“文化的中心与边陲”问题,提出了“两张地图”的新概念。他认为,在以北方为中心、南方为边陲的传统文学地图之外,还应重新绘制一张以世界华文文学为重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为架构组织的新文学地图。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表示,华文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而今势如潮涌、名家频出,它的繁荣发展甚至具有了反推内地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为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建构有助于为华文文学的发展开辟新路,催生更加丰富、丰满、丰硕的学术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生与建构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与会学者认为,大湾区文学的出现和崛起对南方文学的结构形态和区域特征产生重大影响;要将大湾区文学放置到多元文学史中进行审视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湾区文学主体性的存在可能;正视粤港澳文学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三者只有在尊重、体谅、宽容对方特殊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相互理解,并最终实现粤港澳文学的视域融合;内与外、同与异等诸多因素如何达成平衡协调,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海外华文文学经过多年实践,在新观点的提出、新理论的建构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与会学者认为,要细致区分“世界华文文学”与“全世界的华文文学”“华裔英语文学”“华人文学”等概念,并对世界华文文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再辨析;翻译文学语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要对文学创作中的“翻译腔”进行重新研究、审视和评价;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性不容忽视,华人诗学的内在结构可概括为中西对话诗学、华族离散诗学和第三世界诗学三个部分。

会议由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主办,汕头大学文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及《华文文学》编辑部协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2日第2096期 作者:记者杨阳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上一篇:深度 上海,郭沫若的文学发祥地(孙琴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