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
在片名充满诗意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贾樟柯回到他的老家贾家庄,透过文学的棱镜,打开了中国的另一段历史。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源自于诙谐而健谈的作家余华即兴又深刻的一句话。这部电影是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2005年关注画家刘小东的《东》和2006年聚焦时装设计师马可的《无用》。
在影片开头,贾樟柯用一长串老年人在食堂里排队吃饭的画面早早表明了他的意图。全片共分为18章,第一章的标题很简单,就是“吃饭”,而后片中出现的每一位作家在讲述他们年轻时艰苦的农村生活或回顾自己成为乡野生活记录者的际遇和历程时,饥饿都是绕不开的背景话题。影片首先聚焦的是已于2004年去世的传奇作家马烽,不过在介绍他的文学作品之前,先讲述了他在农村改良盐碱地的成就,他把村民们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体劳动,净化灌溉水源,降低农田土壤的碱性,使原本土地贫瘠的贾家庄持续迎来增产丰收。然后,由马烽的女儿出场,从她个人的角度回顾马烽的经历和作品,解释了他如何因写实地描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村生活而闻名。
不过很快,在贾平凹的讲述中,这种理想主义呈现出了更为灰暗的色彩。贾平凹讲述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深刻记忆,他的父亲被错误地指控在40年代接受过国民党的特务训练,因此被送去“劳改”。在贾平凹年轻的记忆中,吃饭确实是一个问题,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不过只要他奶奶在,一家人就不会分家,但在开始吃食堂后,即使是他奶奶也无法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了。或许更值得玩味的是,贾平凹告诫他的女儿(她也是一个发表过诗集的诗人),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她应该先履行好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成为诗人并不意味着可以诗意地生活。不过,他也讲述了随着80年代中国开始对外开放,视野的开拓,外国艺术的涌入使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但也让他在寻找新的、真实的方向时陷入了艺术困境。
比贾平凹年轻一点、崛起于80年代的余华诙谐地指出了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意外影响,他年轻时候看的小说往往都没头没尾,不得不自己构思结局,进而意想不到地引领他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余华最初是一个牙医,但他并不喜欢做牙医,渴望拓宽自己的视野,于是开始认真写作,希望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最终于1988年进入鲁迅文学院深造。
贾樟柯把农村作为更为宽泛的中国社会或政治的一个侧面,确实有一种知微见著的感觉。正如余华漫不经心忽略了大家可能更感兴趣的1989年他在北京做学生时的经历,梁鸿的讲述从1997年开始,正是香港回归那一年,但她表示自己忙于学业,这件事几乎对她没有任何影响。和余华与贾平凹一样,她也讲述了少年时艰难的农村生活,由于生活贫困,她的母亲病倒,后来去世,而她善良但软弱的父亲仍努力支撑着这个小家庭。相比专注于自己创作经历的两位男性作家,梁鸿主要谈论的是她的家庭,她那个为了兄弟姐妹牺牲了自己未来的姐姐,以及她自己的儿子。尽管她的儿子已不记得怎么说河南话,与老家人的联系也主要是和妈妈一起返乡时跟表兄弟一起玩耍,但通过妈妈写的书,他了解到了自己的家族史。
在整部电影中,经常出现普通人背诵以上四位作家和其他人赞美土地的名言名句的镜头,梁鸿的儿子是最后一个,也是最不让人觉得刻意的一个。在长篇大论的人物采访镜头之间,贾樟柯穿插了许多生活化的街头摄影和历史录像,展示普通人的生活,比如他们打牌、吃饭,或者匆忙地行驶在路上。贾樟柯从自己的老家贾家庄出发,循环往复,扩展开来,他其所呈现的与其说是一场文学调查,不如说是一部以其自己的方式讲述现代中国民生疾苦的乡村史。
上一篇:当文学作家去写短视频脚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