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
新快报讯 近日,2021“读懂中国”文学沙龙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商务印书馆人文艺术中心主任柯湘,出版人林宋瑜,作家蔡崇达、刘少华等嘉宾就“沟通世界,抵达心灵”主题展开对话和分享,加拿大作家、翻译家迪伦·金以视频形式发言。
抵达心灵是沟通世界的最佳途径
本场活动由加拿大翻译家迪伦·金的视频发言拉开帷幕,他认为,文学可以把不同的人民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借此你可以形成对他人的怜悯之心。“即使你们从未见过面,但你们可以从另一种文化中发现与自身经历相关的东西,同时也就能理解完全不同的经历和观念。”
作为蔡崇达《皮囊》的译者,迪伦·金认为蔡崇达笔下所创作的就是这类作品。作为成长在农村和城市夹缝中的年轻人,蔡崇达这本书写了很多不那么起眼的人物和故事,它是通往一个私人的内心世界的入口。“正是这些故事帮助读者树立了跨越国界、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同情,读者们也将会更期待阅读这些个人叙述的著作和真实可信的故事,并从中了解更为真实立体的中国。”
“当你走向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会意外地发现你走向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当你理解自己和表达自己,会发现你帮助很多跟你有着一样内心命题的人在表达;当你在表达人类内心共通的命题时,一代一代的人就会反复阅读你,你的作品能穿越一代一代的时间。”蔡崇达表示,通过文学抵达自己的心灵和每一个人的心灵,是沟通世界最直接的途径和方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身兼媒体人和作家两个身份,在她的观念中,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和世界了解我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新闻的方式,它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另一种是文学的方式,它让我们知道世界留下了什么。李舫认为,“文学其实是让有着不同的心灵、有着不同故事的皮囊们,通过不同的故事相同拥抱,由此达到了精神的和解与认同。”这是单纯的新闻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青年作家刘少华也提出了一个观察角度:有太多问题属于新闻解决不了,但是文学可以解决。刘少华表示,在一个资讯、信息、表达方式极其发达的时代,那些能够沟通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故事,那些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最柔软处的文学,正是时候显现并发挥作用。
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诗人杨克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传播,他也常常参加国内外各种诗歌交流活动。著名出版人林宋瑜提到,杨克提到20年前写的一首诗《在东莞,遇到一小块稻田》,认为这首诗巧妙地浓缩了东莞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国外的读者从这句诗就可以切入、抵达到遥远的中国,读中国人内心,包括他们的日常和命运种种故事。杨克表示这首诗翻译了至少16种语言,“说明世界各国还是很关心中国的变化,外国读者愿意去理解,而且很渴望知道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同时,杨克认为,中国文学翻译成其他语言出海传播,其翻译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要想让世界读者从中国文学中读懂中国,“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文学翻译,因为读者读一个作品,还是为它的语调、语句、语感,被它的文学魅力所感染,而不是仅仅被情节所感染。怎么样在传达上更信达雅一些,可能是我们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需要努力的一个向度。”
林宋瑜曾长期在花城出版社负责国际出版和版权交流,她在现场分享了最近的一则见闻:荷兰有三位翻译家花了10年时间,把中国的《红楼梦》翻译成荷兰文,刚刚在荷兰出版。林宋瑜表示,“中国文学翻译出海,不仅能让外国读者理解中国、读懂中国,同时也能促进海外的华人华侨对祖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曾剑平
【来源:新快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举报/反馈上一篇:第二届西部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论坛在四川
下一篇:没有了